近年 AI 大語言模型(LLM)百花齊放,大多數人接觸到的方式仍是透過雲端 API,例如 ChatGP、Gemini、 Claude、Grok、Deepseek等,雖然方便,但可能會受限於費用、額度、網路延遲,資料隱私等問題,希望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執行。Ollama 讓我們能在自己的電腦上直接執行 LLM,不需要依賴雲端輕鬆體驗離線大模型,之後還能結合 AI Agent、MCP 或是 AnythingLLM 整合介面。這篇文章會教學在 Windows / Linux / macOS 安裝 Ollama、下載模型,選適合自己電腦的模型大小。
Ollama 入門教學|本地大語言模型新手指南(Windows/Linux/macOS)
macOS Homebrew 新手教學|安裝與使用指南
Homebrew 是 macOS 上最常用的套件管理工具,能以一行指令快速安裝、更新與移除各種軟體,不必再手動下載 dmg 或繁瑣設定。它也能管理系統服務,讓應用程式在開機後自動啟動。搭配 ChatGPT、Gemini 等大語言模型輸出的指令範例,Homebrew 讓 iMac、Mac mini、MacBook 等設備的軟體管理更簡單、更高效。
資料庫教學7-1:資料表視圖(View)教學 #MySQL #MariaDB
視圖是資料庫中一種虛擬的表格,它基於一個或多個實際表格的查詢結果而創建。它可以被視為一個預先定義的查詢,具有獨立的名稱,方便查詢和使用。通過使用視圖,可以將複雜的查詢操作簡化為單個表格,提供更清晰、更易讀的數據視圖。視圖還可以用於控制對數據的訪問權限,只提供特定的數據子集給用戶或應用程序。它提供了更高的數據安全性和隱私保護。
資料庫教學3-4:資料庫正規化是什麼? #MySQL #MariaDB
資料庫正規化(Database normalization)簡單的講就是讓資料庫避免重複資料、減少空間浪費、避免資料不一致、讓資料更好管理的一系列規劃方式。本篇文章屬於概念性質,對於MariaDB、MySQL、MS SQL、Oracle Database、H2 Database等各種使用SQL的關聯式資料庫都是通用的概念。
資料庫教學2:我該使用MariaDB還是MongoDB? #MySQL #MariaDB
關連式資料庫管理系統(RDBMS)存在已久,有嚴謹的資料結構檢查能力,到現在還是非常好用。NoSQL是網路迅速發展時代下的後起之秀,通常捨棄那些資料結構檢查來提高效能,也漸漸成為各種應用的優先選擇。本篇文章也可以看作是「我該使用傳統關連式資料庫還是文件式NoSQL資料庫?」,我會介紹兩者功能的差異、授權方式的考量、我自己的實務應用方式。
MongoDB的Transaction教學,讓MongoDB不再只能做「假交易」
早期的MongoDB沒辦法做Transaction,必須用要使用db.collection.findAndModify()來進行尋找合併修改的元子操作,或是透過Two Phase Commit來模擬交易行為。好消息是從MongoDB 4.0開始增加了Transaction機制,MongoDB 5.0、6.0又更完善了此功能。本文教大家如何在透過JavaScript來使用真正的MongoDB Transaction。
使用樹莓派監測控管UPS設備/Network UPS Tools/Linux
Network UPS Tools(NUT)可以連接各種UPS電源設備,除了Linux之外也有Windows與macOS版本,還是主從式架構可以讓多台電腦共享UPS資訊。本文使用樹莓派連結UPS,讓樹莓派記錄是否發生斷電、電壓是否過高過低、電池是否有問題、定時進行放電測試等各種實用功能。
資料庫教學3-2:Data Type 資料型態 #MySQL #MariaDB
從第一章看過來的各位可能已經等不及要操控資料庫了,但是先等等,必須先了解資料型態才能在建立資料表的時候知道我們需要什麼樣 […]
資料庫教學3-1:資料庫與資料表介紹 #MySQL #MariaDB
為了讓還沒有概念的人可以理解資料庫的概念,本文會以Excel來類比資料庫,這只是為了讓新手可以快速想像出資料的模樣,但資 […]
資料庫教學1:資料庫系統介紹 #MySQL #MariaDB
資料庫的用途 資料庫是一堆結構化資料的集合,由資料庫管理系統來儲存、修改、管理、查詢。通常這些資料是結構明確的數字、文字 […]